News

Check out market updates

【资讯】月赚超10亿,这个华人移民二代依旧是加拿大头号富豪 05-08-2024

这位加拿大亿万富翁继续攀升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截至5月6日,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hangpeng Zhao)的净资产为403亿元。他不仅是榜单上最富有的加拿大人(排名第34位),而且还是最富有的加密货币企业家。 The above picture comes from “加国无忧.CA” 图源:Facebook/Changpeng Zhao | Iryna Budanova/Shutterstock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这位47岁的首席执行官的净资产已增加了59.1亿元。 彭博社表示,根据公开声明和文件,赵长鹏被认为拥有币安90%的股份,并补充说,列出的净资产还不包括这位亿万富翁持有的加密货币数量,因为该数量未知。 赵长鹏(又名CZ)出生于中国江苏,他的父亲在UBC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家人搬到了温哥华。据彭博社报道,他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位,并在2013年一场扑克游戏的讨论后激发了他对加密货币的兴趣。 赵长鹏于2017年创立了币安,到2018年,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美国监狱史上最有钱囚犯:赵长鹏认洗钱判刑4个月被罚40亿美元 The above picture comes from “加国无忧.CA” 图源:Jason Redmond / AFP 据CNN报道,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创办人赵长鹏,去年在美国承认洗钱罪后,于4月30日被判处监禁4个月。 此前,美国检察官发现币安容许哈玛斯、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在其平台进行与儿童性虐待、毒品,以及恐怖主义融资有关的交易,也未标记或通报含有洗钱风险的交易,因而对币安提出了控诉。 去年秋天,赵长鹏与美国当局达成认罪协议,放弃上诉权,以换取不多于18个月的总刑期。随后,币安也同意支付逾40亿元的罚款,而赵长鹏则同意辞职,并罚款5000万元。 据彭博社报导,现年47岁的赵长鹏拥有430亿元的个人资产。入狱后,赵长鹏将成为美国监狱史上最有钱的囚犯。 赵长鹏并不是彭博富豪名单上唯一的加拿大人。Sherry Brydson紧随其后,以193亿元的净资产排名全球第108位。 The above picture comes from “加国无忧.CA” 图源:dailyhive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她,因为她非常低调,但她的家族名字在媒体界是众所周知的。 据彭博社报道,Brydson是Woodbridge的最大股东,Woodbridge是一家投资公司,该公司控制着汤森路透,而该公司又拥有全球最大的国际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 她的家人Taylor、Peter和David Thomson也上榜,分别排名全球第178位、第179位和第180位。 整个家族不断变得富有,在福布斯实时亿万富豪榜上也排名第22位。 来源链接: https://dailyhive.com/canada/canadian-crypto-ceo-changpeng-zhao-richest-world 来源:内容来自加国无忧.CA,点击查看原网站 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 /a>.

【资讯】快过美联储!继瑞士之后,又一发达国家降息! 05-08-2024

继瑞士之后,瑞典也采取了大胆的降息举措,令一些分析师感到惊讶,并标志着全球货币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可能会加速经济扩张,或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photo:fortune 周三,瑞典央行将基准利率从4.00%下调至3.75%,符合市场预期,并表示如果通胀前景仍然保持不变,预计在下半年将再次降息两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瑞典央行自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领先于邻国欧元区采取行动,旨在为受衰退困扰的瑞典经济提供支持。 瑞典在声明中表示,“通胀正在接近2%目标,而经济活动疲软,因此瑞典央行可以放松货币政策。” 此举令瑞典央行成为继瑞士央行之后第二家采取宽松政策的发达国家央行,这凸显出各国央行利率路径分化,由于通胀压力顽固且经济稳健,美联储的降息计划已延后。 由于美联储预计将在9或11月周期中首次降息,这标志着本世纪瑞典首次在利率调整上领先于美国,其他小国可能会效仿。  此前有分析指出,瑞典央行的表态预示着,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可能在抢跑美联储,提前采取行动降息。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Philip Lane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服务业通胀终于开始缓解,6月降息的理由正在日益增强。 通胀下降、经济连续四个季度萎缩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的货币紧缩政策对瑞典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挤压效应,导致经济连续四个季度收缩。 由于北欧国家很大一部分贷款利率是短期固定的,消费者纷纷削减支出,导致住房建设大幅下滑,而高杠杆业主则难以为到期债务进行再融资。 瑞典央行行长Erik Thedeen及其同事曾表示,借贷成本可能会在5月或6月降低。这一决定表明,尽管存在克朗再次贬值、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但随着通胀下降和经济疲软,国内经济担忧开始主导政策委员会内部的辩论。 新闻来源:https://fortune.com/europe/2024/05/08/sweden-interest-rate-cuts-fed-guinea-pig/ 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 /a>.

【资讯】大多伦多地区又一房产项目“烂尾”:开发商估值过高,已进入接管程序! 05-08-2024

近来,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相对停滞的状态,几乎所有潜在买家都在观望,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量定价过高的房屋,没有人愿意入场。 photo:blogto 最新的市场趋势显示,因为买家的兴趣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的建筑项目出现了烂尾的情况。而现在这一情况更加严重,一些开发商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他们在经济景气时制定的开发计划。 据当地媒体BlogTO报道,Ajax的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最近进入破产管理的几个开发社区之一,因为背后的开发者已经无法偿还不断增长的债务。 Ajax Meadows位于大多伦多地区的Rossland和Ravenscroft公路附近,该社区以“时尚的设计和自然的吸引力”自豪,由DC&F Corp规划的镇屋综合社区。 photo:blogto 该地块原计划建造27套住房,开发商试图在2024年初开始出售。大约两年前,该公司首次从一家贷款机构获得资金,但由于错过了一些关键的还款期限,该公司目前欠贷款机构超过410万加元。 该开发项目上个月刚被接管,最初的申请指出,“Ajax Meadows对抵押物的价值有不切实际的高估,这种错误的估值可能会妨碍Ajax Meadows在短期内出售抵押物或者重新融资债务。” photo:blogto 现在,第三方接管人将负责清算空置的土地,以收回所欠的钱,对于那些正希望住在新社区的人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就在上周,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Barrie的一个建筑工地上,那里的房屋项目正在施工中,而许多买家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其中许多人已经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而该开发商却早已无力支撑。 新闻来源:https://www.blogto.com/real-estate-toronto/2024/05/gta-housing-complex-receivership-market-concerns/ 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 /a>.

【资讯】收起“一切会好起来”的幻想:曾经的最宜居温哥华不可能回来了! 05-08-2024

据温房网综合报道:这些年关于温哥华的抱怨,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即便如此,温哥华的人口毕竟是在不断上升,而不是不断下降。比如抱怨温哥华的华人多,但每年来到温哥华的华人一定比离开温哥华的华人更多。 这说明:温哥华仍然比较宜居,或者说,人们仍然对温哥华有所期望。在论坛上就有温哥华的拥趸表示“阵痛是暂时的,一切会好起来的。” 可是,一切真的会好起来吗?网友们的普遍观点其实是:曾经最宜居的温哥华不可能回来了,因为有太多的“槽点”已经打破了温哥华的完美形象。虽然你仍然可以觉得温哥华宜居,但要降低心理预期,或者改变宜居指标。 到底有哪些“常态”,打破了温哥华曾经的宜居形象?以下这些“常态”,让人看了都不免唏嘘:   鸣笛和双闪成为常态,开车体验大不如前 温哥华人开车一向很快,在过往也是如此,但也就是仅限于快。小编自己在2012年刚拿到驾照时,还曾做过统计:开了整整一个月车,在本拿比某主干道上听到的喇叭声不超过10次; 可现在呢?2024年3月,自己在同样的路段开了三天车,三天听到的喇叭声,已经远远超过了十多年前一个月的总和,这不是夸张而是现实。现在的司机变得更急躁、更易怒。 双闪常态是什么意思?这原本是紧急灯,出现紧急情况才会打,如今却有非常多的低素质司机假装紧急,打着双闪灯停在不能停车的路边,更有甚者停在路中间,全然不顾身后的拥堵,利用“规则”来钻空子。 如今在温哥华开车,不仅要忍受日益严重的拥堵,更要忍受各种暴躁司机、各种奇葩行为—— 以及,忍受高高在上的油价。   超高温超低温成为常态,四季如春已成笑谈 这是人们公认的回不去的新常态:不说很远以前,就说十年前,温哥华冬天很少在0℃以下,夏天很少在25℃以上。可现在呢?冬天经常有-15℃的超低温,夏天更是出现过40℃以上的极端高温。 温哥华的冬夏温差,从最初的20多℃,直奔50℃以上。2023年下旬到2024年上旬,温度更是呈现过山车,单周温差甚至会超过15℃。比如本周末,大温内陆城市最高温已经会毕竟30℃。 温哥华,已经从四季如春,变成了一周四季、一月四季。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大家都清楚:山火、内涝、泥石流,不仅影响了温哥华的颜值,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寓遮天蔽日成为常态,远离尘嚣的社区已不存在 虽然公寓和独立屋不该有高下之分,但至少从华人角度,很多人在国内住了半辈子公寓,选择温哥华正是冲着住别墅而来,因为贵为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温哥华的别墅比例相当高,温西几乎都是别墅社区。 可现在呢?因为要提升房屋可负担性,满足人口增长,温哥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行低改高(密度)、推行一改多,哪怕是一些最远离尘嚣的社区,比如UBC周边、Shaughnessy,也开始建公寓,或是打算建地铁。 想要在温哥华感受与世无争,感受安宁,感受家门口没有喧嚣吵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也许就在几天后、几个月后,你家旁边就会变成“高密度居住示范区”。   打砸抢成为常态,无妄之灾已在身边 温哥华治安状况其实一直谈不上优秀,但曾经的温哥华充其量是入室盗窃多、偷车多,对财物不对人,可现在呢?治安分数最高的白石镇都能连发2次捅人事故,大温其他城市居民更是人心惶惶。 在华人聚居的列治文,打砸抢更是成为常态:吃个饭,放旁边的包没了;街头交易物品,名表被当众抢走;车库门忘关,被小偷洗劫一空……很多无妄之灾,已经悄然来到每个人的身边。 尤其是在开放难民政策、大麻合法化之后,加之房价物价的飙升导致流浪汉变多,这几年的温哥华别说是晚上独自行走了,哪怕大白天走在市中心、市中心周边,都会遇到各路牛鬼神蛇,让人没有安全感。 啃老成为常态,“创业之城”已消磨年轻人意志 这是Global News前两天的一份民调结果:目前,接近60%的加拿大退休父母仍然在为已经工作的子女提供经济帮助,比如协助买房、补贴水电费生活费,因为子女们负担不起住房,甚至吃不起饭。 讽刺的是,温哥华在疫情前还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年轻人创业的城市之一,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电影业、旅游业等行业发达,这些产业都是年轻人的理想平台。 可现实呢?现在的温哥华是全球房屋可负担性最差的城市之一、是工资物价比例最失调的城市之一,年轻人就算有创业热情,也会被无情的现实消磨意志。哪怕是一些曾经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也得精打细算。   劫富济贫成为常态,精明的决策将自己葬送 既然温哥华物价、房价和收入的比例惨不忍睹,那精明的人会通过精明的决策,来赚更精明的钱。比如,比起限制多收入少的长租,不如专门投资房产做短租。 然而,温哥华也好、BC省也好、加拿大也好,劫富济贫早已成为常态,一些精明的决策往往会突然将自己葬送:比如投资房禁止短租,拥有多套短租公寓的房主犹如五雷轰顶,房子“烂”在手里。 加拿大对传统行业也总是过分保护,比如好不容易才让Uber进入加拿大 —— 加拿大并不在意人们说它保守、说它顽固不化,反之,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独特的开放:移民难民政策、毒品政策、LGBTQ政策……   “低级错误”成为常态,最后的滤镜也已破碎 所谓的“低级错误”,指的是原本不该出现在温哥华这座规范、井井有条城市的错误。比如某家超市、某家餐厅因为食品质量不合格而引发的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在以前的温哥华几乎闻所未闻,如今却三天两头被曝光。 再比如,某个知名楼盘因为豆腐渣工程而导致漏水、导致工地塌方,某个知名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楼盘烂尾、某个知名建商突然卷款跑路让无数维权者绝望…… 即便是神圣的学术界,这几年也是坏消息不断,比如UBC 600名学生考试集体作弊、著名法学教授陷丑闻、教授身份造假、留学生伪造录取信等等,无不冲击着“底线”。 这些状况,完全突破了曾经温哥华的底线,但它们却真实地在反复发生着,让很多人对于温哥华底线够高这层“最后的滤镜”破碎。   想要成为大城市,这些都是必然? 方方面面在倒退的温哥华,真的要承受所有苛责吗?有人会说:这是成为大城市的必然。因为城市规模大了,意味着交通一定会更拥堵、形形色色的人一定会更多、别墅一定会更少、治安一定会更差。 在北美,其实这是说得通的,比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包括多伦多等城市,要么被吐槽脏乱差、要么被吐槽夜里根本不能出门、要么被吐槽被瘾君子占领,或者基础设施严重老化。 能理解的温哥华人的会觉得,温哥华也在向着大城市发展,所以以前的优点不可能得以延续。可是,这里的大城市“标准”,指的是北美大城市。 放眼全球,井井有条的大城市数不胜数,且不谈治安最好的中国大城市们,包括日本东京、新加坡、丹麦哥本哈根、奥地利维也纳这样的大城市,同样能保持安宁,而不是放任自己的退步。 别忘了,温哥华至今仍然是全球第五宜居的城市,那么温哥华理应继续、长期起到表率作用,而不是让民众的幸福感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温哥华心灰意冷。 还有网友表示:温哥华其实也多的是难言之隐,毕竟倒退的现状已在加拿大全国蔓延,特鲁多政府一系列的“奇葩操作”,让温哥华跟着遭殃,并非只是温哥华市政府、BC省府的错。 所以,想看到转机,真的得等到2025年大选尘埃落定之后吗?可一座城市的趋势,又岂是一届政府能迅速扭转的?曾经那个在人们心中足够完美的温哥华,确实是不会回来了。 来源:温房网综合…

Compare Properties

Compare
You can only compare 4 properties, any new property added will replace the first one from the comparison.
Translate »